2023年度上半年审判执行及营商环境工作情况
2023年上半年,我院审执案件整体结案率82.84%,较去年同期的70.69%提升12.15个百分点,综合排名全市第七位,完成了中院要求的上半年达到75%的目标。现将我院2023年上半年审判执行及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予以通报,请各业务庭对照整改提升。
一、工作质效
1、收案情况: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16件(旧存132件,新收2584件)。
2、结案情况:全院共结案2250件,未结案件466件。
3、发改情况:共30件
4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: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7.75天,去年同期为53.92天,同比缩短16.17天,效率提升29.99%。执行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为76.05天,去年同期为106.32天,同比缩短30.27天,效率提升28.47%。
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结案54件,平均审理天数40.28天。
5、长期未结案件: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1件,较去年同期的6件减少了5件;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5件,较去年同期的28件大幅减少了23件。
6、均衡结案情况:上半年已完成中院要求的75%的目标任务。
7、简易程序适用率:根据数字法院系统反馈,上半年简易程序适用率83.01%,与去年同期的76.94%相比较,提升了6.07个百分点。
8、调撤率:调撤案件数893件,调撤率61.33%,较去年同期的52.57%有较大提升。
9、一审服判息诉率:86.95%。
10、庭审直播:直播数182件,直播率12.5%。
11、文书上网:根据文书上网管理系统反馈,应上网数量2384件,已上网数量1794件,上网率75.22%。
二、态势分析及下半年工作要求
上半年,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,审执及优化营商环境大部分指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,但排名仍不理想,可见全市竟争非常激烈。下半年要继续盯紧各项核心指标,全面提升各项审执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。
一是不断提高审执效率。进一步缩短办案周期。立案、送达、审理、结案、执行等环节全面提速,加快办案节奏,杜绝程序空转;充分发挥网上诉讼执行平台功用。提高远程视频开庭、网上调解、智慧执行APP在线回复等应用率,让工作从“线下”走到“线上”,破解“人找人”、“人等人”等低效模式,提高工作效率;提高简易程序适用率。深入推动案件繁简分流,符合条件的案件必须适用简易程序,通过简案快办,带动缩短平均审理时长;加大长期未结案件清结力度。各庭、各承办人要继续提高审限管理意识,坚决避免边清边积现象,完成年度清零的最终目标。
二是严把案件质量关。坚决降低发改案件数量。请各庭认真分析发改原因,举一反三,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,力争在下半年摆脱落后形势。加强学习研讨,严格落实每周法官专业会议制度,各庭对6个月以上长期未结案件、系列案2件以上、疑难复杂不好把握案件必须提交法官专业会议和审委会讨论,确保适用法律正确,做到同案同判,避免案件被发回重审或改判;降低上诉案件数量,提升一审服判息诉率。要做好涉众性案件比如银行、物业等案件的调解工作,争取以调解方式结案。判决案件要做好判后答疑工作,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履行义务。进一步提高小额诉讼适用率,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简化无上诉、一审终审、节约诉讼成本的优势。
三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。坚持做好庭审直播。请各庭加大庭审直播力度;文书上网工作要做在平时。文书上网系统从内网到外网需要时间,请各庭日常做好文书上网工作,切勿留到统计周期结束前突击上网。
四是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。第三方评价周期截止2023年8月31日,时间只剩1个月,要做好最后阶段冲刺,补齐短板,提升弱项。所有涉企业案件必须进行实质性评估,在评估时务必认真填写,不得流于形式;重点提升关键指标,针对涉企、破产、买卖合同审理天数、服判息诉率、简易程序适用率、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深入研究、寻找办法,提升各项指标。